欢迎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滨州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主页 > 青年专题 >

试论社区共青团工作对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0-06-01 09:46来源:未知 点击: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根据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作为“四位一体”的建设任务,这对我们做好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曾被称为“路隘林深苔滑”的,远离大海的山城明溪,有1470年建县至今的五百多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胸怀天下,走上世界”,成为被建的“旅欧第一县”,成为海西新兴的内陆侨乡。近年来,随着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父母双双外出,孩子一个人在家,有的由爷爷奶奶看管,有的交给亲戚朋友照顾。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孩”。因此,共青团工作要适应我县青少年教育形势的深刻变化,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发挥团组织的优势,自觉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寻找工作课题,对现有的工作进行再认识、再定位,引领留守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
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显示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并将其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逐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说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已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针对留守青少年群体日益增大的情况,工作重心不断转移,然而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设定的各项目标,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知行相离”的状况
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不可取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当今时代的错误之一就是过于依靠冷酷的理性,好似人们除此之外就别无可信了……实际上,单靠理性很难产生积极作用,有时理性仅能抑制人们的活动,在更少的时候理性虽能刺激人们的行动,但是理性从未完成任何伟大的任务。”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少年思想行为日趋多元化和成长环境的窘异,致使学校教授的道德理论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青少年在学校没有获得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当前我县青少年道德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在改革中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给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也远远不够。
(二)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要
道德教育倡导的是社会公认的正确的道德准则,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并未将社会需要与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少年的内在需要。以至青少年道德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缺乏成效。
(三)道德教育存在“单一式”、“灌输式”教育的弊端
道德教育的“单一式”不仅体现在教育形式上,也体现教材选用上,青少年道德教育教学中基本上是课本统一、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与学生互动。在教育方式上多数采取的是“灌输式”教育,这样既不能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社会环境欠佳也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失效
社会环境在人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既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环境,又包括大众传媒、社区、学校、家庭等等,以学校自身环境最为专门和规范。既然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就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当今学校教育中出现了许多诚信缺失和偏离道德轨道的事情,这不得不让我们审视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信念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好奇心、模仿性、求知欲强,因而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中各方面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昔孟母,择邻处”等教育格言,都是长期教学实践对环境与人性发展关系的总结。所以,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能否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社区青少年的需求
要了解社区共青团如何引导和提高的社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与满足这些需求相关的内容。
(一)社区留守青少年亟需社会支持网络
在社区留守青少年的社会网络中,家庭、社区、学校、同辈群体等,这些原本都可以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支持系统,在这个群体中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正常功能,这就会直接导致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需求无法在这些社会网络中得到满足。例如,在我县有一部分特殊的青少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青少年。他们或与老人一起居住,或与父母缺少沟通,或为单亲家庭,生活散漫以睡觉、玩、上网为主,往往无具体的工作、学习目标;身在异地的父母一味地在金钱上、在物质上满足他们,造成了不少留守青少年厌学、讲究吃穿、铺张浪费的现象,这部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低下,逃避现实;还有一些留守青少年居住环境的整体氛围不是很好,导致他们从小耳闻目睹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偏差,从而对学习、工作无积极主动性。
(二)留守青少年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需要加强指引
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确立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有较大的影响。但同辈群体所承载的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相悖的一面,有的群体亚文化趋向于提供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如结伴酗酒、抽烟、打架等,那么群体的性质就会向消极型转化,而群体内强大的无形制约力会促使青少年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这对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同时,在社区留守青少年成长的个人空间,由于舆论导向偏重于高收入、高学历才是个人成功的标志,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从而使得社区青少年越加地茫然,无法坦然面对现状、困难,以致于逃避,不愿去想今后工作、生活的目标。
(三)社区留守青少年综合能力较差,但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社区留守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协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诸多客观的因素也导致了他们的道德培养的滞后。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被社会认可的权利,他们同样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愿意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
 
三、共青团工作在社区工作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日趋大众化,青少年学生个性差异的突显,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县共青团在社区留守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应转变教育理念,吸收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机制,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
(一)服务(Service)
树立留守青少年为他人服务胜过于自己的利益的信念。共青团社区工作树立青少年使用他们的知识、价值观和技巧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指出所存在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也被鼓励自愿贡献专业技巧而不要求显著的物质回报。
(二)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
树立留守青少年推动社区变迁,尤其要代表那些弱势和受压迫的群体和个人。共青团社区工作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引向主要关注于贫穷、失业、歧视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公,以期提升青少年对文化种族差异、压迫等方面的认知。共青团应该努力让社区青少年能获得相关信息、服务和资源,为自身的道德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人的尊严和价值(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person)
树立留守青少年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个体,注意个人差异以及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共青团社区工作应该促进青少年自我决策,加强青少年的能力和机会去改变或意识自己的需要,共青团工作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对社区青少年以及更广阔社会的双重责任,共青团工作要肩负社会责任感,在坚持价值观、伦理原则,积极寻求青少年道德工作发展的新途径。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树立留守青少年人际关系是改善事物关键的理念。共青团社区工作将青少年视为帮助过程中的搭档,努力去加强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巩固、维持和加强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福利。
(五)诚实(Integrity)
树立留守青少年注重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职业守则,并以实际行动坚持之。共青团工作应该帮助参加青少年实践诚实、负责,并遵守工作机构操守的活动,提供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
 
四、共青团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共青团在社区的工作对于提高留守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共青团社区工作开展的并不是很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数。
1、缺乏教学上的系统性、延续性和课程上的规范化,共青团校开展活动频率较低。因为共青团自身建设以及活动经费上的限制,共青团社区团校的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这就直接导致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引导工作上不能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
2、在制度实施方面,社区共青团虽原则上面向全体社区青少年开放,但事实上只有少数青少年能够接受到正式引导,其余的青少年对社区共青团各项制度实施情况的了解不充分,尤其是单亲以及“问题青少年”。
3、社会支持网络不足,社区共青团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社区的工作服务人员,除合作部门(如教育、公安、妇联、团委、计生等)的相关人员外,外面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专业工作者较少参与社区共青团的工作。另外,外请社区共青团人员及学习材料的费用主要由社区自行筹集,社区共青团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受制于自身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4、社区共青团的活动缺乏多样性。目前,社区共青团的道德教育工作还是多以培训课程和讲座为主,素质拓展等实践性活动不多。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培训内容不够多元,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单亲家庭的青少年以及“问题青少年”等。
五、建议采取的措施
    社区共青团在社区留守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共青团的作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增加青少年的竞争力以迎接新时期新阶段的新挑战。
1、保障必要的活动经费。社区共青团活动经费除社区自筹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有所投入,以保证社区共青团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配备、培训活动的必要花销等。
2、尊重社区留守青少年,以其兴趣为工作切入点。社区共青团道德教育工作应充分考虑社区留守青少年“挑战权威”的特性,绝不能以命令、强制的口吻与他们交流,时刻谨记把社区青少年作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应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来接纳,承认其有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和行为等,要以社区留守青少年的兴趣为工作的切入点,了解他们的兴趣,参与他们的活动,借彼此的分享并以朋友的身份渐渐引导他们。在培训内容上,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首要任务,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使社区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重心从浅层引导到深层关怀。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青少年开展不同特点的活动。尤其是隔代监护人对青少年的溺爱或粗放式监管现象,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教化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3、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支持网络。与其他机构或者单位积极联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由社会服务机构介入留守青少年社区的道德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各类社会的资源(如其他社服机构资源、我国香港地区和本地学校资源等),为社区留守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各种急需的包括社会支持、社会辅导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建立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长期合作机制。
4、将社区留守青少年发展为社区内志愿者,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在服务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既然社区留守青少年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可的需求,那就可以通过发展其成为社区志愿者的方式使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比如,让社区留守青少年在社区参加公益活动,为一些特殊的群体提供服务做些辅助工作,为同辈群体做些积极的引导,这不仅能恢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感受自己所创造快乐的同时,慢慢学会如何主动去奉献和给予,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责任编辑:28-365365)
------分隔线----------------------------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滨州市委员会 鲁ICP备09083443号 技术支持:滨州网站建设-奥泰尔网络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85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62077 传真:0543-3163668